1133070000259229XC/2023-00361
关于对金华市政协八届二次会议267号提案答复的函
市生态环境局
2023-07-14
主动公开

朗读
民盟金华市委会:
您提出的《关于加快提升我市生物多样性体验地建设的建议》收悉,经金华市生态环境局领导班子集体研究,现答复如下:
一、全市生物多样性体验地工作开展情况
(一)加强顶层设计
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成立了市政府分管领导任组长的生物多样性保护委员会,在全省率先印发实施《金华市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实施方案》,明确相关部门生物多样性保护职责,将生物多样性特色体验地建设作为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重要内容加以推进,构建和完善政府、企业、社会等多元化的生物多样性保护格局。将生物多样性保护及特色体验地纳入美丽金华建设等考核体系,进一步压实主体责任。
(二)系统有序推进
我市于2021年在全省率先开展生物多样性体验地建设,出台
金华市生物多样性特色体验地建设指导意见,充分挖掘各地生物多样性特色和亮点,有序推进体验地建设工作。2022年,市生态环境、市资规局、市农业农村局联合公布了全市首批9家生物多样性体验地名单,其中6家被省生态环境厅列入省级培育名单,数量全省最多。2023年在全省仅7个名额的情况下成功入选省级体验地1个,有效搭建了公众参与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有效平台。
(三)推动绿色共富
生物多样性特色体验地也是推动生物资源转化和可持续利用的有效载体,通过物多样性与文旅、农旅结合,实现产研学融合转型,高质量发展同频共振。公布命名以来接待游客600余万人次,收入3000余万元,熊猫猪猪生物多样性体验地作为特有物种保护典型案例在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第15次缔约方大会交流展示。
二、下步工作重点
下一步,我局将充分吸取民盟的建议意见,认真落实对生物多样性体验地的相关建设,持续推进生物多样性保护,全力打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美丽金华。
(一)有效运作保护委员会,统筹协调体验地建设。
目前我市的市级生物多样性体验地分别隶属于八个不同县市区,涉及多个业务指导部门,我局将依托生物多样性保护委员会的运作机制,定期召开座谈会,对生物多样性体验地建设情况进行沟通,谋划项目。联合资规、农业农村等高度相关的业务部门对体验地建设情况进行实地考察,使体验地建设能够结合各地生物多样性优势和产业特征,助推生态+文旅+研学融合发展。同时结合现有资源由政府主导建设一批体验地,在城市规划馆和科技馆等融入生态文明建设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相关内容。
(二)加强专业技术支撑,推动体验地个性化建设。
一是强化局内专业技术支持。通过与本地高校、专业公司达成合作,配备相关专业人才等方法,提升业务水平以便更好指导各县(市、区)开展体验地建设工作,在符合相关法律并与区域国土空间规划及专项规划相协调前提下,科学规划体验地建设,形成可推广模式。二是鼓励体验地提升运营水平。加快构建政府财政支持、社会(团体、个人)参与,合力推进体验地建设,合作共享开展运营的新方式。帮助体验地与本地志愿者讲师或外部团队合作,一方面提高体验地专业水平,因地制宜开发学习型(如生物物种认知)、实践型(如标本制作)、宣教型(如游览参观)、体验型(如与生物多样性相关的非遗项目)、休闲型(如生物多样性资源体验)、生产型(如植物种植采摘)等课程;另一方面谋划更适合的运营方式,充分结合当地的产业情况,鼓励当地居民参与体验地相关的住宿、餐饮、周边产品等服务产业,打造研学生态旅游一体的产业链,拓宽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推动高质量发展助推绿色共富。
(三)提升品质与认知度,充分发挥体验地功能。
一是加强品质管理。积极争取上级资源,统筹政府资源,调动民间资源,拓宽要素保障渠道,确保项目顺利实施。加强项目建设过程管控,落实专人负责制,强化技术服务支撑,全过程跟踪督导,确保项目按期推进,全力打造精品工程。深化数字赋能,推动建立生物多样性共享信息平台和生物多样性数据库,全面推动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管理。二是加大宣传力度。结合生物多样性日、世界环境日、浙江生态日、爱鸟周等节点在合适的体验地开展主题活动,联合主要媒体开展多形式宣传,挖掘典型案例,推广经验做法,全力营造人人参与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浓厚氛围,全面提升公众对生物多样性保护意识。
联系人:马丽敏,联系电话:0579-82468537
金华市生态环境局
2023年7月10日
抄送:市政府督查室,市政协提案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