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为碧水映海塘 生态环保在行动

日期:2022-11-04 16:05:10 来源:​市生态环境局 浏览量:​
分享:
     

朗读

湖海塘是金华“城市会客厅”和老百姓休闲健身的重要场所,也是省运会向外界展示省运新标杆形象的重要窗口,其水质长期受到广大群众关切。今年以来,金华市生态环境局从推进市区合力、部门联动,打好治理水污染、改善水环境,优化水生态、提升水感官组合拳,推动湖海塘水质越来越好,水体越来越美。



金华市生态环境局8月份在开展助企纾困困难问题梳理征集过程中,收集到湖海塘管理单位海棠园林公司的一条帮扶需求:今年3月以来,湖海塘持续蓝藻爆发,虽然总体水质仍然达到三类,但是感观较差,引起市民强烈反应,特别是对省运会及亚运会水上相关赛事举办造成一定影响。希望能够邀请专家来湖海塘解决水体蓝藻爆发问题。得到信息后金华市生态环境局党组书记、局长陈蕾妍高度重视,亲自带领助企纾困专家团赴开发区开展现场办公,听取海棠园林公司关于湖海塘水环境治理难题和诉求。

针对公司提出“今年个别水域水质还不稳定、上游补水太少、藻类怎么防控......”涉水专家一一给出了“从武义江引水、增加水生动植物种类”等专业性建议和指导。陈蕾妍特意交代随行的水处负责人,组织力量对湖海塘存在的问题进行一次全面的把脉问诊,梳理对策思路,形成调研报告,呈报给市政府,建议开展系统治理。

9月7日下午,金华市生态环境局会同市治水办、市水利局,带领中科院长三角生态环境研究中心郑效旭、金职院环境工程教授郑钊等专家再次赴开发区开展座谈交流,开发区治水办、建设局、农旅局、生态环境分局、海棠园林公司等分管负责人参加座谈。

座谈会上,郑效旭主任总结分析了前期湖海塘水质调研情况,对水生态存在不足和防控藻类隐患提出了“水下森林”、曝气复氧、完善食物链、微生物生态床等5大水生态保护修复工程方案。浙江省生态环境公司围绕湖海塘汇水范围走航和周边污染源排查情况做了详细介绍和分析。郑钊教授等水污染防治专家指出,水质提升的首要前提是水污染治理,要加快对开发区合山头村农村生活污水、石门农场农业面源污染、水产养殖、工业集聚区雨污混排等污染源的治理,“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在上游来水“清”的前提下加大补水量,让水“活”起来,才能从根本上改善提升湖海塘水质。

“问题在水里,根源在岸上。”要实现湖海塘水质提升,首先要找准污染源。8月底开始,金华市生态环境局委托浙江省环境科技有限公司对湖海塘及汇水范围开展了无人机无人船现场走航排查和水质采样,同时用步行方式对湖海塘流域范围内的所有支流、水库、池塘进行排查,形成水质提升专题调研报告。通过无人船走航19.4公里,无人机排查范围24.9平方公里,水质采样40份,快速锁定水质异常区域,全面掌握水污染物分布情况。 

9月7日,金华市生态环境局联合市治水办、市水利局,邀请5名治水专家赴湖海塘开展水质提升现场调研。专家团实地走访了湖海塘水域,并对支流中干渠和西干渠开展溯源排查,通过点对点发现问题、面对面帮扶指导,找准了上游补水不足、多处污染源导致水质不稳定等制约湖海塘水质提升、引发藻类隐患的关键所在。

4000万中央资金“换新颜”,让水美起来

“五水共治”以来,湖海塘从昔日的“臭水塘”变成了今天金华市民的“小西湖”,实现了水环境治理的美丽蝶变,水质基本稳定达到Ⅲ类。“Ⅲ类以下靠治理,Ⅲ类以上靠修复。”水生态保护修复是摆在当前提升水环境质量的重要课题。今年以来,金华市生态环境局多次对接省厅,邀请专家调研,帮扶指导当地申报水生态保护修复中央专项资金项目,该项目计划投资8000多万元,其中4000万元为中央专项资金。相信通过构建健康生态保护修复系统,湖海塘将呈现一幅水更清岸更美、有鱼有草、人水和谐的浙中大花园新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