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信息索引号:

    1133070000259229XC/2012-00432

  • 文件名称:

    金华市环保局2011年度工作总结

  • 发布机构:

    金华市生态环境局

  • 成文日期:

    2012-09-14

  •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 金华市环保局2011年度工作总结

    日期:2012-09-14 17:15:15 来源:市环境保护局 浏览量:​
    分享:
         

    朗读

       2011年是“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也是我市“811”生态文明建设推进行动和“531”工程的起始之年,年初以来,我局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省环保厅的指导支持下,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发展城市群,共建大金华”战略主线和“创业富民、创新强市”战略,以创建生态市为目标,以环保优化发展为重点,突出总量减排和污染整治,严格环境执法监管,加强环保团队建设,开拓创新,扎实推进,各项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基本实现了预期工作目标。

        (一)强化责任,高效落实,生态市建设取得积极成效

        1、生态市建设工作有新进展。完成2010年度生态市建设成员单位及各县(市、区)年度工作完成情况考核(考评)工作;召开金华生态市建设暨“811”生态文明推进行动工作会议,总结“十一五”生态环保工作,对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生态文明建设工作任务进行全面部署,并与各县(市、区)政府签订2011年度生态市建设工作责任书;制定印发《2011年度生态市建设工作责任书考核评分标准》,建立健全2011年度金华市生态市建设工作任务局机关内部责任分解和部门联系制度;印发实施《金华市“811”生态文明建设推进行动方案》。

        2、生态示范创建有新突破。完成2010 年市级生态乡镇(街道)、村创建的核查、验收、命名工作,新创建国家环境优美乡镇4个、市级生态乡镇(街道)10个、市级生态村120个,新申报国家级生态乡镇2个、国家级生态村1个;义乌、磐安成功创建国家级生态县(市),义乌市荣获省级“美丽乡村创建先进县(市)”称号;顺利通过“创建省级环保模范城市”技术评估。全市累计创建全国环保模范城市1 个(义乌市),全国环境优美乡镇26个,省级生态县2个、生态乡镇60个,市级生态乡镇105个、生态村322个。出台了《金华市级生态乡镇(街道)创建管理暂行办法》,对全市生态乡镇(街道)、村创建和生态工程建设等进行规范,完善推动政策。

        3、农村环境保护扎实推进。结合美丽乡村建设、农村住房改造建设、小城市和中心镇培育发展等重大决策部署,全面实施农村环保规划。按期完成2010年度农村环境连片整治任务,现已基本通过省厅的验收;2011年度整治任务已逐步展开,涉及165个村,受益人口22.87万人,总投资1.63亿元。会同市财政局制订下发《金华市农村环境连片整治实施意见》,建立检查验收、督查通报和责任追究制度,并组织参加了全省环境连片整治工作培训。深化畜禽养殖污染治理工作,拟订了《金华市进一步深化畜禽养殖污染防治加快生态畜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代拟稿)。认真做好重点规模化畜禽养殖场调查、摸底工作,开展环境执法检查,将其纳入 “十二五”农业源减排方案,实施监督监测。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机制得到进一步完善。

        (二)优化服务,严格要求,建设项目管理水平有效提升

       1、严格建设项目环境准入,切实把好审批关。严格执行空间、总量项目环境准入制度,坚持专家评价、公众评价相结合,按照生态环境功能区规划、环保审批六条原则和“十个不批”的要求,切实把好项目审批关。全年环评执行率达到100%,无审批失误发生。在建设项目环保审批中,坚持污染物总量控制原则,认真执行污染物新增量替代实施方案。全市共审批各类建设项目1225个,建设项目环评执行率达到100%。否决了选址不符合要求、污染严重、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项目69个,缓批7个。

        2、加强项目监管,认真抓好“三同时”管理。进一步加强建设项目全过程监督管理,确保“三同时”执行到位,对可能造成重大影响的水利、交通运输项目推行环境监理。全市共验收项目445个,“三同时”验收合格率达100%,无发现“未批先建”、“批小建大”项目。

        3、拓展管理领域,积极推进规划环评。积极推进重点区域和重点行业开展规划环评,提高规划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取得积极进展。义乌市“十二五”畜牧业发展规划、义乌市义南工业园区、东阳市南马机械工业功能区等相继开展规划环评。

        4、生态工业园区创建和生态化改造工作进展顺利。全市12个开发区(园区)生态化建设改造方案全部完成报批,并按计划推进。继续加大开发区(园区)生态化建设和基础设施改造力度,严格把好项目入园关,积极推进清洁生产和环境管理体系认证,区内环境质量不断改善。积极争取省级财政支持,共争取开发区生态化建设项目专项补助130万元。金华经济技术开发区、义乌经济开发区、永康经济开发区、兰溪经济开发区已向省发改委提出授牌考核申请。

        (三)多策并举,攻坚克难,污染减排取得积极进展

        1、加强减排基础研究。完成2010年及“十一五”污染减排核查核算工作,通报了污染减排结果。完成2010年污染源普查数据动态更新调查工作,及时编制上报统计报表,并认真分析减排形势。编写了《2011年金华市环境状况公报》,完成2010年度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定量考核和城镇集中式饮用水源地基础环境调查和评估工作。

        2、科学谋划“十二五”减排工作。全面实行总量控制和排污许可制度。编制了《金华市十二五污染物总量控制规划》,并由市政府发布实施。对全市“十二五”重点减排工程进行了梳理,确定涉水重点减排工程18个、涉气重点减排工程16个,对其进行时间进度倒排。制订了《金华市“十二五”污染减排工作方案》和《金华市2011年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工作计划》,明确各县(市、区)2011年度主要污染物减排目标,梳理落实了78个工业(生活)减排项目和51个农业减排项目,现已实施到位并产生减排绩效。召开了全市2011年减排工作会议,并在全市组织开展金华市“十一五”减排工作先进单位、先进个人和优秀减排工程的推荐评选工作。

        3、加强对减排工作的领导督查。完善污染减排工作机制,把市公安局、市监察局、市商务局、中石化金华分公司、中石油金华分公司纳入市节能减排领导小组成员单位,下达了“十二五”各减排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工作任务书,进一步明确了减排工作职责。加强新领域的减排工作,市公安局和市农业局落实专门的职能机构和人员,分别开展机动车和农业减排工作。通报了上半年减排结果,对措施不力、污染物排放总量不减反增的婺城、金东、兰溪、永康、磐安等县(市、区)及金华经济技术开发区发布减排预警,并由市纪委监察局牵头开展节能减排专项督查。

        4、加快减排监测能力和机构队伍建设。完成市区31家企业开展在线监控系统新、改建(其中新建19家,改建12家;涉水污染源企业29家,涉气2家),现已全部联网。制定了在线监控日常巡查、联系督办制度及考核细则,扎实开展在线监控系统现场核查、数据有效性审核工作。完成环境监测质量管理三年行动计划各项任务,顺利通过省级验收;狠抓自动监测站运维管理巡查考核,目前沙金兰水库饮用水源地自动站已进入试行阶段,全省饮用水源自动监测站建设现场会在此召开,其它县(市)水源地自动站建设进入仪器调试阶段。着力推进减排队伍建设,成立了市级排污权储备交易中心和机动车排气污染防治监督管理中心,落实了10个事业编制;金东区、兰溪市、永康市、浦江县、磐安县成立了减排机构,并分别落实了2-3名编制;婺城区及其他县(市)已同意设立机构,增加编制。2011年,全市环保系统新增事业编制24名。

        5、强化减排业务培训。先后举办了全市污水处理厂运行监管培训班和首期全市省级重点监控企业环保工作培训班,对全市16家污水处理厂、63家省控以上重点污染企业的负责人和环保技术人员开展法律法规、污染减排、运行管理和监督监管方面规范性的专业培训,成效良好。成功承办全省(南片)第一期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培训班,详尽学习了《浙江省排污许可证管理暂行办法》和《浙江省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暂行办法》及有关实施细则。召开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核算细则学习研讨会,邀请省总量处专家主讲,为全市环保系统各级主管官员和干部解读了国家“十二五”减排核算细则,深入研究国家政策导向和减排规则。

        (四)突出重点,全力督办,污染整治稳步推进

        1、积极应对,狠抓流域水质管理。面对全市流域水质管理严峻的形势,科学分析,积极应对,采取多重措施狠抓流域水质工作。切实加强水质监测分析,强化流域内重点污染源的执法检查,严厉打击违法行为,督促企业切实加强环保设施运行管理,完善水污染防治应急措施,确保流域水环境安全。年初,根据金华江几乎断流的严峻形势,会同市水利局调控沙畈水库进行生态补水。多次召开全市流域水质分析会,分析影响流域水质的成因,会商、研究对策措施,进行具体工作部署。召开重点流域东阳江流域水质管理跨界协调会,进一步指导流域水质提升管理工作。举办了2011年污水处理厂环境监管工作培训班,强化全市污水厂环境监管力度,提升污水处理厂运行管理水平。

        2、完善机制,全面启动实施“531”污染防治工程。一是以市政府名义出台《金华市重点流域“江段长”责任制实施方案》,对金华江流域干流和重要支流以所在行政区为基础进行分解落实,实行包段负责。二是在全市推行建立乡镇交接断面考核制度,深化水环境治理的责任主体。逐步实现“区域、乡镇、企业、车间”四个单元的网格化管理新模式。三是完善跨行政区域交接断面考核体系,明确了市区段的婺城、金东和开发区流域考核断面和考核要点。四是建立水质信息通报制度,对水质呈现恶化趋势的县(市、区)发布预警。五是建立健全枯水期生态补水机制,出台了《金华江流域市区段生态补水实施方案》,县(市)也相应建立了方案,确保枯水期河流有必要的生态基流,改善水质。六是建立流域水质分析会制度,实现水环境管理制度化和常态化。

        3、夯实基础,协同推进可持续发展。全市清洁空气行动工作有序开展,初步制定《金华市机动车排气污染防治实施意见》,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全市加油站储油库油罐车油气回收综合治理工作的通知》,51家加油站实施油气回收治理工作;启动实施清洁空气行动示范项目(东阳市医化行业废气治理项目),组织实施全市泡沫行业CFC—11整体淘汰项目和保护臭氧层项目;进一步扩大企业环境行为信用等级评价范畴,全市共199家企业参加企业环境行为信用等级评定;实现省控以上重点污染企业100%清洁生产,部署落实25家年度重污染、高排放、高能耗企业强制性清洁生产审核,现已完成80%以上;举办了全市上市、拟上市企业环保培训班,出台《关于进一步规范我市企业上市环保管理优化上市环保服务的意见》(试行);制定实施《金华市十二五环境保护规划》;完成2010年度的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定量考核评价工作。

        4、多措并举,加强固废、辐射等污染防治。以工业危险固废管理为重点,在全市推行台账管理制度,工业危险废物无害化利用处置率达到86%;医疗废物集中处置率基本实现100%;开展多氯联苯环境污染整治工作;督促4家重点工业企业完成了污泥规范化处置年度整治任务;完成医药化工行业危险化学品排查工作。进一步明确辐射环境监管责任,完善辐射管理体制机制;顺利通过了省厅“放心熔炼企业”创建验收。

        (五)依法行政,执法必严,打击环境违法行为力度不断加大

        1、强化环境执法监管。坚持环保专项执法检查和日常监管相结合,努力实现执法检查的网格化、定量化、制度化、标准化。开展了“砺剑斩污”执法行动、2011年度环保专项行动、铅酸蓄电池行业督查、污染源自动监测数据异常执法检查、涉磷企业转型执法检查等专项执法行动。全市共出动执法人员32500多人次,检查企业12800多家次,依法立案处罚759家,处罚金额4077万元,平均个案处罚5.3万元。

        2、扎实推进排污费征收工作。加大排污申报工作力度,对市本级范围内300多家排污单位邮寄送达《关于开展2011年排污许可证年检的通知》,并在金华日报上进行了公告。做好申报收费一厂一档动态信息的更新,并做好排污费征收审议工作;出台《金华市部分小型三产、建筑施工排污量核算办法》,顺利通过了省厅核准,完成市区近64家餐饮企业的排污申报登记工作。加大拖欠和陈欠排污费的征收力度,加强县级征收稽查。全市共办理排污申报单位3080家,共征收2686家、7576.9万元。

        3、全力保障全市环境安全。重点抓好沿江沿河化工企业、重金属排放企业、尾矿库等环境安全重点监管单位的环境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全面落实汛期环境安全隐患排查和饮用水源地环境安全管理工作。开展环境污染矛盾纠纷的大排查、大调处工作,积极做好环境信访工作。全市共受理各类信访案件4365件,省转信访件121件,同比分别下降7.2%、14.2%,信访处理率100%,满意率99%。共受理两会议、提案29件,已全部办理完毕。进一步配齐配强市、县、企业三级应急处置队伍,成功开展10部门应急联动演习和突发辐射环境事故应急演习,妥善应对突发事件。截至目前,今年全市共发生各类环境突发事件8起,都得到有效解决,未引发群体性事件和环境污染事故。

        (六)积极主动,营造氛围,法制宣教工作得到传承发展

        1、法制建设不断规范。开展了对全市环保系统未取得《浙江省行政执法证》的执法干部进行专业法制培训;在义乌市召开金丽衢义片区环境法制工作研讨会;开展规范行政处罚裁量权工作,得到省市法制办检查组的好评;对2010年度执法案卷和行政许可案卷进行评查。发出处罚决定书**件,处罚数额**万元,平均个案处罚额达**万元,未发生行政复议案件。

        2、生态环保宣传氛围不断浓厚。较好地完成了全市环境执法“砺剑斩污”行动、流域污染治理、清洁空气行动等重大活动宣传报道任务。在地级市以上报刊杂志共发表了100多篇文章,其中在《浙江日报》、《中国环境报》等省级以上报刊刊登专刊8版25篇文章。在金华电视台、电台播出生态环保新闻报道和专题40多篇。发放宣传资料6000多份。全年举办生态文明建设讲坛3期。开展了全市环保“绿源杯”“双十佳”评选活动。通过电视节目、宣传资料、短信群发、电台讲座、网络专题、外场活动等6种形式展开“六?五”世界环境日系列宣传活动,环保短信宣传平台每周发出宣传短信达84万条。

        3、绿色创建成效明显。将绿色系列的创建活动作为生态市建设的重要内容,列入市县和部门生态环保目标责任书中,层层分解落实。新命名省级生态文明教育基地2个、省级绿色家庭15户,申报省级绿色社区14家、绿色企业9家、绿色饭店1家、绿色医院4家。累计创建国家级绿色学校6所,省级绿色学校102所,市级绿色学校289所;国家级绿色社区3个,省级绿色社区33个,市级绿色社区52个;国家级绿色家庭2户,省级绿色家庭140户,市级绿色家庭722户;省级绿色医院14家;省级绿色企业48家;省级绿色饭店23家;省级生态环境教育示范基地8个,省级生态文明教育基地2个,“保护母亲河”生态监护站18个,“保护母亲河号”16个。

       (七)内强素质,外树形象,环保队伍建设呈现新的面貌

        1、深入开展系列学习实践活动。按照市委统一部署,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组织所属支部开展“学习型党组织”、“共产党员示范岗”和党建工作品牌创建等活动;做好创先争优领导点评、民主评议和双争评比等工作及2011年度基层党组织和党员“我诺我行”先锋承诺、亮诺工作;组织开展了全市环保系统庆祝建党90周年“七个一”系列活动。

        2、推进组织机构和制度建设。新招录公务员2名,从基层选调文秘1名;新设立了金华市机动车排气污染防治监督管理中心和金华市排污权储备交易中心等2个局下属全额财政拨款事业单位,新增编制10名;目前,兰溪市、东阳市、永康市、浦江县、磐安县、金东区成立了减排机构,并分别落实了2-3名编制,婺城区已同意设立减排机构,增加编制,其它县(市)也已加挂牌子或设立了临时机构;2011年全市环保系统新增事业编制24名。制定了《环保政务信息考核办法》,强化环保信息报送和信息公开工作,两项工作在省市排名靠前。与市检察院建立加强环境保护配合协作机制。

        3、开展廉政效能作风建设。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认真抓好惩防体系构建,开展“廉政效能进岗位、满意服务在基层”教育实践活动,明确“五个”强化措施。组织局系统科级以上干部参观了省第五监狱。与市人民检察院及金东区、东阳市人民检察院联合召开环保系统职务犯罪案件剖析会,开展预警工作。认真查找廉政风险,共查出风险点322个。建立健全环评审批、环保评审、环保验收等规章制度50多项,绘制工作流程图36个,编制了廉政防控手册。开展了工程建设领域和商业贿赂专项治理工作。完成行风监督员换届,提高新闻媒体、企业等方面代表占比,增加乡镇基层、环保志愿者代表,人数提高13.6%。在重点骨干企业建立了20家作风效能建设监测点,及时收集服务对象的意见建议。向机关部门、社会各界广泛征集意见建议,共收集意见104条。参加《行风热线》和电台直播节目,局长10次上线,现场回答问题18件,下线查处投诉25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