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信息索引号:

    1133070000259229XC/2008-00001

  • 文件名称:

    2007年度金华市环境状况公报

  • 发布机构:

    金华市生态环境局

  • 成文日期:

    2008-06-05

  •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 2007年度金华市环境状况公报

    日期:2008-06-05 00:00:00 来源:市环境保护局 浏览量:​
    分享:
         

    朗读

        2007年,我市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两大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继续实现双下降,我市2007年化学需氧量(COD)排放量为28345吨,比2006年下降4.66%,二氧化硫(SO2)排放量34268吨,比2006年下降3.84%,污染减排工作取得明显成效。深入实施生态市建设规划,切实加强环境监管,不断加大执法力度,顺利完成了三个省级环保重点(准重点)监管区 “摘帽”。全市环境污染恶化趋势基本得到控制,局部地区和部分江段环境质量得到改善。但目前我市的环境形势依然严峻,结构性污染问题依然严重,农业农村面源整治力度仍需进一步加大,生态环境脆弱,生态形势仍不容乐观。现将我市2007年水、大气、声、固体废物、自然生态环境状况通报如下:
        一、水环境
        2007年全市地表水环境质量与2006年相比有所好转。全市共设37个地表水水质监测断面,其中II类、III类水断面数为11个,占断面总数的29.7%,与2006年相同;IV类水断面8个,占断面总数的21.6%,比2006年有所增加;V类水断面3个,占8.1%;劣于V类水断面15个,占40.5%,均比2006年有所减少。东阳江、武义江、南江水环境质量有所好转,东阳江、武义江劣于V类水断面数分别减少了2个,南江减少1个。按综合类别评价,金华市地表水环境质量综合评价为V类,监测结果表明,我市地表水主要污染指标是氨氮、总磷。
        全市已建成投入运行的城市污水处理厂10座,日处理能力29万吨,全市共处理污水8529万吨,其中处理生活污水7027.55万吨,城镇生活污水处理率为52.5%。全市已建成合格饮用水源保护区26个。
        二、大气环境
        2007年我市城市环境空气质量处于较好水平,全市8个县(市)中,有7个城市环境空气质量达到国家二级标准,其中磐安县达到国际一级标准,除永康市外各县(市)I—II级空气质量天数均达到80%以上,永康市达到国家三级标准。2007年,全市二氧化硫排放总量为39244.355吨,其中工业来源的排放量为38078.355吨,生活来源的排放量为1166吨,烟尘排放总量为20350.51吨,其中工业烟尘排放量为19365.51吨,生活烟尘排放量985吨;工业粉尘排放量25038.374吨。影响我市空气质量的主要污染物仍为尘类颗粒物。,与2006年相比酸雨污染加剧,全市8各县(市)二氧化硫年日均值上升了0.005 mg/m3,二氧化氮年日均值上升了0.002 mg/m3。全市范围内武义县、浦江县、义乌市、东阳市、永康市、金华市酸雨率较高,其中义乌市和东阳市酸雨率升幅较大。
        三、声环境
        全市声环境质量总体略好于2006年,各城市噪声变化趋势不同,各县(市、区)仍存在不同程度的噪声污染,影响城市声环境的主要噪声源是生活噪声和交通噪声。
        2007年各城市功能区噪声均存在不同程度的超标现象。居民文教区夜间噪声超标现象较为严重,其它功能区昼间噪声超标现象则相对较轻。城市比较,兰溪市和金华市区功能区噪声污染较轻,浦江县功能区噪声污染最重。
        2007年交通噪声全市平均超标率为21%,于2006年相比,降低了17.4个百分点,噪声平均声级降低了0.6dB。参照创建国家保护模范城市标准要求(68dB),金华市区、义乌市、东阳市、永康市的道路交通噪声满足要求。永康市、浦江县、义乌市的交通噪声超标率较严重。
        五、工业固体废物
    2007年全市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为183.76万吨;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量181.17万吨,工业固体废物处置量2.58万吨,排放量0.01万吨。工业危险废物产生量55030.14吨,自行利用处置量42730.51吨,转移至周边省、市有危险废物经营许可证的单位进行处置的危险废物的量1574.19吨,全市已建成的危险废物集中处置设施处置本地区危险废物量2195.77吨。医疗废物产生量2725吨,当地集中处置设施处置量775.9吨,转移至湖州医疗处置中心处置量1772吨。
    开展了固体废物专项整治工作,重点监控危险固废,对危险固废处置,严格实行市场准入机制。金华市医疗和工业危险固废处置中的项目于2007年底建成,一期达到年处置医疗废物3000吨,工业危险废物7000吨的能力。进一步健全了固废收集网络体系,全市危险固废无害化集中处置率达到84.5%,医疗废物集中收集率达到93.5%,工业固废处置利用率达到97.5%,各项指标优于06年度,优于浙江省市环境目标责任制考核要求。
       五、自然生态环境
       2007年我市已有2个县(武义县、磐安县)创建成省级生态县。义乌已通过了国家级生态县(市)的技术核查,5个县(市、区)达到生态县(市、区)达到初级阶段目标。全市106个乡镇基本完成了生态乡镇规划(方案)的编制。建成市级生态乡镇68个,省级生态乡镇40个,全国环境优美乡镇8个,市级生态村61个,各省级以上生态乡镇都有30%以上的行政村通过了县级生态村的考核验收。
       全市实施治理废弃矿山158个,累计治理率63.97%;累计治理水土流失面积586.07平方公里;累计实施“万里清水河道工程”1199公里;高速公路、国省道公路绿色通道2007年完成了49.8公里,累计完成580.56公里;累计生态公益林建设310万亩,累计建成生态公益林160万亩,森林蓄积净增量累计90万立方米;“青山白化”治理率达到90%,生态墓葬覆盖4349个行政村,覆盖率为90%;旅游区环境达标率100%;累计实施“千村示范、万村整治”3736个,已完成2780个;累计实施“下山脱贫生态移民”工程人数达2.74万人;大力发展沼气、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农村清洁能源利用率55%。